今年稻谷产量有望达2000万吨!菲律宾水稻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下
中国杂交水稻如何走进菲律宾?菲律宾水稻目前发展情况如何?2019年又有哪些新做法?
01全国86%人口以水稻为主粮,供应紧张
农业是菲律宾的关键产业,主要农作物有稻谷、香蕉、甘蔗、玉米、椰子等。近年来,农业产出约占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十分之一。其中稻谷生产价值贡献率最高,大约维持在36%。
水稻是菲律宾重要的粮食作物,养育了菲律宾86%的人口,2015年,人均大米消费量达109.5公斤。
由于特别适合水稻生长季英语普及度高,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坐落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IRRI与大多数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以及各国水稻科研推广系统有紧密合作,20世纪60年代,以推广IR8等矮秆,早熟,高产,高抗水稻品种为技术创新的“绿色革命”,对世界水稻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7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86年育成IR58025A等优质不育系。IRRI于1994 年推出了菲律宾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PSBRC26H, 由于其米质好 , 该品种在菲律宾迅速得到推广。
菲律宾国家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该研究所首先与中国云南省农科院合作, 后来又增加了与江西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的合作, 主要工作是引进和评估中国杂交水稻资源在菲律宾的表现,先后引进1000多个杂交稻组合试种。1997年审定的杂交稻组合Mestizo优势突出,获大面积推广。
尽管如此,菲律宾稻米供应连年吃紧,价格比来自泰国和越南等东盟邻国的进口大米贵。人口增多、资金困难、台风灾害、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均称为菲律宾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自给,提高农民收入,成为过去几十年菲律宾主要的农业政策目标,价格支持和投入补贴一直是主要的政策工具。
02杂交水稻推广40万公顷,年净增产量240万吨
上世纪90年代末,菲律宾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杂交稻专项资助(FAO TCP)。同期,袁隆平团队派出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前往菲律宾西岭热带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该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实验研究。
1998年菲律宾农业部制定杂交水稻生产计划。2000年,菲律宾总统参观了由中国专家育成的杂交水稻的高产示范田后,当即号召国民种植杂交水稻,200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菲律宾旗舰项目(HRCP),得到大力推广。
2003年中菲签订《关于中菲农业技术中心项目技术合作会谈纪要》,中国政府无偿援助500万美元建立中菲农业技术中心,向菲提供价值2亿美元的杂交水稻良种和农机装备贷款,开始杂交水稻和农机技术合作。
长久以来,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和菲律宾水稻技术人员一起,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出了“西岭8号”等适合菲律宾生长的杂交水稻品种,使得菲律宾水稻最高单产大幅提高。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公司SL Agritech成为本国优质高产稻米市场的领导者。
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菲两国的农业合作进入全新阶段。菲律宾农民对杂交水稻优势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种植面积实现大幅增长,由2001年的0.8万公顷上升到目前已超过40万公顷,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10以上。
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粮食自给率在2016年已达到95.01%,较前一年增长6个百分点,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据了解,2003年菲律宾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为3.4吨/公顷,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4吨/公顷,按照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400万公顷计算,稻米一年净增产量240万吨。按照每人每年消耗160公斤稻米计算,相当于帮助菲律宾多养活了1500万人,约占菲律宾总人口的14%。
03创建稻米竞争力提升基金,2019年全国水稻产量有望达2000万吨
多年来,菲律宾政府大力推广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稻种,以提高菲律宾水稻产量,争取早日实现粮食自给。
目前,已建立强大的培训系统,大量培训种植户,提高种植技术。此外,菲律宾也重视稻米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性研究提高稻米的附加值,提升品质,发展稻米贸易。与此同时,向种植农户发放补贴,以激励农户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2019年2月15日,菲律宾政府通过了《稻米关税化法案》,并将于2019年3月3日开始生效。该法案取消了对稻米进口的数量限制,对从东盟进口的大米将征收35%关税,非东盟国家的大米进口将征收50%关税。该法案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创建稻米竞争力提升基金(RCEF),每年提供100亿菲律宾比索(1.91亿美元)用于扶持农民和促进国内生产。
据了解,今年起,农户可以从稻米竞争力提升基金中获得资金,用于改善农业机械化和种子投入,提高大米产量。
菲律宾农业部部长Emmanuel Pinol称,2019年全国水稻产量有望达创纪录的2000万吨,高于2018年的产量1920万吨。